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院情介绍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检察官信息
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网上举报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阿巴嘎旗检察院
扫描二维码关注阿巴嘎旗检察院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新闻
求是网评论员:文旅融合怎么“融”?
时间:2025-06-30  作者:  新闻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字号: |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旅有机融合,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今年3月,总书记在贵州、云南考察时,也对文旅融合作出重要指示。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方法路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准确把握文旅融合的规律特点,推动文旅融合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

当前,各地通过打造以旅促文、以文促旅的融合模式,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创造了许多成功范例,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同时要看到,文旅融合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融”得还不够深。一些地方对文旅融合的理解还比较浅,对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开发利用不足,文旅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和特色不突出,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文旅融合就很难往深里走。旅游的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体验和享受,旅游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文旅融合只有在“融”字上做文章、求突破,才能让“好风景”与“好故事”相得益彰,才能使人在旅游中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些重要部署,为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提供了遵循。

要解决“融什么”的问题。文旅融合,是两种资源的深度重组,是业态、产品、市场的深度交互,而不是简单相加。要进一步挖掘、梳理那些能充分彰显地域文化特质且对市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资源,注重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传承、乡土风情等特色文化载体“串珠成链”,推动将更多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为文旅融合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要解决“怎么融”的问题。文旅融合不仅要有“表”,还要有“里”,不仅要有“形”,还要有“魂”。一些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景点,往往都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有机结合的产物。现在,旅游已经从“有没有”转向了“精不精”“好不好”,个性化、分众化、专业化的旅游需求日益凸显。要积极探索“文旅+”模式,以文赋能、以文兴业,不断构建包括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等多产互融的多元文旅融合产品体系,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要解决“融得好”的问题。文旅融合,只有打造叫得响、传得开的品牌,才能吸引人、留住人。要把握好文化产品的“普适性”与“个性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符合大众的审美特点,又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韵味。要融入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流转在指尖的传统技艺、镌刻在百姓生活里的民风民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   邮政编码:011400


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